焦点精选!守正创新中的“老戏新演”
京剧《空城计》剧照,张建国饰诸葛亮。资料图片京剧《碰碑》剧照,奚啸伯饰杨继业。资料图片京剧《穆桂...
2023-04-05京剧《空城计》剧照,张建国饰诸葛亮。资料图片
(资料图)
京剧《碰碑》剧照,奚啸伯饰杨继业。资料图片
京剧《穆桂英挂帅》剧照,梅兰芳饰穆桂英。资料图片
戏曲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我国现存348个戏曲剧种之一的京剧,是一个晚近的剧种,从京剧起源的标志性事件乾隆晚年的徽班进京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两百多年的时间。但京剧的表演、服装、伴奏乃至舞台组织形式等都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
传承发展京剧,必然绕不开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对前人留下的经典剧目、流派艺术、表演法则,今人如何对待、如何学习、如何创造性继承,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出传统艺术的勃勃生机,是非常严肃的学术问题,也是传统艺术必须正视的大问题。回答这些问题离不开对“守正”与“创新”关系的理解。
1、“正”是艺术成长的源头活水,也是艺术追求的目标和境界
究竟什么是京剧里的“正”?恐怕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概括的。对京剧来说,“正”包括前人留下的唱腔和表演规范、艺术法则、经典剧目、艺术流派,以及各种约定俗成的演出形式等。对“正”的理解很难一蹴而就,需要对经典剧目、经典唱腔、经典表演在较长的时间内反复地临摹、实践、推敲,从而有所感悟。
以京剧老生唱腔为例,众所周知的京剧奚派艺术的创始人奚啸伯先生的唱腔以委婉细腻、清新雅致为特征,表演富有书卷气,他塑造的很多人物都成了观众心中的经典角色。探究奚啸伯的从艺经历,可以看出他毕生都在追寻前人的艺术。他少年时期拜师言菊朋,跟随言菊朋学习谭派老生艺术,后来言菊朋卓然成家,他也就自然受到言派的影响。同时他也注意学习余叔岩并借鉴马连良的艺术。言菊朋、余叔岩都是谭鑫培艺术的卓越继承者,他们可谓当时老生艺术的“大路”,奚啸伯终其一生没有离开这个“大路”。奚啸伯曾言:“流派的形成,一般先以‘大路规矩’为基础,待把一家的特点研究透彻之后,使之纯熟,然后再广开学路,脱而化之,也不是不可以。断不可一知半解就平地楼阁。”奚啸伯强调的“大路规矩”和“一家的特点”就是“正”,如果“一知半解就平地楼阁”,那就脱离了“正”。
探寻并坚守自己心中的那个“正”,既是艺术成长的源头活水,也是艺术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传统艺术无论如何变化,总要有一种能够理解传统、融化传统、接续传统的“精气神”,要能够把握住“非遗”之“遗”的精神内涵,否则便会越来越脱离这门艺术的内在规定性。在我的从艺生涯中,在学习演出《上天台》《珠帘寨》《白帝城》《范进中举》等奚派经典剧目时,也秉持这种态度,始终用正宗谭余一脉老生艺术的规矩标准要求自己,研究奚啸伯先生的从艺经历,探寻他艺术的源头,从而在精神气质和艺术骨髓上把握奚派,而不仅仅模仿他晚年的一些音色和唱法。
2、守正与创新应同步在艺术创作的同一过程,相互成为观照
“守正”与“创新”不是两个过程,而是同一个过程,不是前后相继,而是相互观照。对艺术的初学者而言,要以“守正”为创新的源泉,因为任何一门艺术的形成都奠基于一些基本规则。比如在戏校学习的学生,核心任务便是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学好“规矩”。等到进入专业院团等演出单位,开始面向观众进行大量艺术实践之后,仅仅守着戏校中学习的那些“规矩”是不能满足市场和观众需要的。这个时候需要一边继续学习前人的艺术,甚至专门研究前人某一家、某一流派的特点,深钻苦研;另一边要根据自身条件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和观众的需要逐步进行调整变通。这个变通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刻意为之的,其中正蕴含着创新的元素。
我们听很多流派创始人的唱腔,可以发现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条件上的缺憾,但他们在自己的演出实践中,会根据自己的条件扬长避短。比如麒派创始人周信芳先生嗓音沙哑,他避开高音亮嗓的唱法,在吐字、劲头上下功夫,追求苍劲、老辣的审美风格,把做工戏唱到了极致;杨派创始人杨宝森先生中年以后嗓音较难胜任高音,于是他利用自己擅长中低音的先天条件,在很多传统唱腔上面千锤百炼,终成一代大师,影响至今不衰;程派创始人程砚秋先生嗓子窄暗,他就在编排唱腔上下足功夫,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拿捏唱法、推敲劲头,终于形成了绵里藏针、低回婉转的“程腔”。
这些艺术大师演出的传统剧目,看上去既处处不离规矩,却又与传统不同,有自己的新意,实现了“守正”与“创新”在高层次上的完美结合——“老戏新演”。
3、既要有经典艺术的精彩之处,也要有丰富的时代新意
演老戏必须要有老戏的味道,要能展现前人创造的经典艺术的精彩之处,但同时要有时代新意,要能满足今天观众的需要。我在演出奚派代表作《范进中举》时,一方面忠实继承奚啸伯先生的演出版本,另一方面也结合自己多年演出这个剧目的心得进行一些创新。比如在刚得知中举的消息时,为了表现范进激动的心情,我加了一个“僵尸”(戏曲中的一种摔打功夫)的身段。这个动作是传统程式,加在这里可以起到很好的渲染气氛的作用,对于“疯”的表现是个很好的铺垫,每每演来都能收获良好的剧场效果。
京剧的创新意味着改变,但这种改变不是一次完成的,更不是大刀阔斧地对京剧进行全方位改造,而是在尊重京剧自身艺术规律、尊重前辈艺术家创造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要、市场需要进行审慎的改良,最终促成一种良性的演变。梅兰芳先生晚年提出的“移步不换形”正是对这种艺术规律的精辟总结。梅先生在京剧史上有诸多的创新创造,为京剧的唱腔、表演、舞台、乐队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人生最后一个新创剧目——1959年为献礼国庆十周年排演的《穆桂英挂帅》却回到了比较传统的道路上。
京剧的许多传统剧目历经一二百年的发展能够传承至今,正是因为有历代艺术家的传承和创造,在“守正”中出新,在出新中又逐渐丰富“正”的内涵,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因子也在不知不觉的看戏过程中深入人心。不断学习和领悟“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既是艺术素养提升的需要,也是人生成长的需要。这个大命题永远引领着我们在砥砺艺术、服务人民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作者:张建国,系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张鹏,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