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小长假,游客扎堆奔向诗和远方,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也迎来旅游旺季高峰期。景区景点准备的旅游产品和节庆活动密集登场,吸引游客大量进入沙漠腹地,带动旅游市场强劲复苏。小长假期间,示范区共接待游客9.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13万元,游客主要来自北上广、珠三角等地,创下新的旅游接待纪录。

5月2日,位于腾格里沙漠的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腾格里额里斯镇乌兰哈达嘎查热闹非凡,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滑沙山、骑骆驼、沙漠越野、住帐篷夜观星空,或者品尝烤肉、涮羊肉,再者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展演,让沙漠旅游火出圈。

“示范区以‘大漠花海’‘天境腾格里,沙漠研学游’旅游线路为牵引,开发乡村生态游、老年康养游、休闲度假游、自驾旅居游,发展特色民宿和沙漠宿营,将‘民宿+’作为推进示范区乡村旅游的‘发力点’,激活了乡村旅游的一池春水。”示范区文旅办主任张旭说,景区景点推出系列游玩攻略,让各地游客感受浓厚的大漠民俗风情。


(相关资料图)

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的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而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有蓝天、沙漠、湖泊、草原,景色多样,旅游资源丰富。

“从2012年开始,乌兰哈达嘎查率先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着力打造‘党支部+旅游合作社+农牧户’模式,把过去牧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引入通湖旅游景区的‘大市场’,形成合力发展旅游产业。”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腾格里额里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呼格吉勒图说,合作社本着农牧民自愿的形式以户为单位入股,购置车辆在景区参与沙漠冲浪项目,通过在景区经营沙漠冲浪车、骑马等项目让嘎查农牧民增收致富。

随着牧民有了搞旅游的经验,嘎查给每户牧民承包了1000亩沙漠,改变过去单纯依附于景区的发展方式,按照“党支部+旅游合作社+农牧户”的产业模式,入股旅游项目享受分红,还有的自己搞牧家游、露营等,让农牧民打造属于自己的旅游产业。

目前,腾格里额里斯镇乌兰哈达嘎查从事旅游经营的牧户有200余户,涉及骑马、骑驼、沙海冲浪、沙漠越野、卡丁车项目等,每户年收入15万元以上。合作社累计为村民分红2400多万元,嘎查集体经济也由之前的不足10万元,提高到了现在的300多万元。

52岁的乌兰哈达嘎查牧民罗生恒,就是靠旅游端上了“金饭碗”。“以前除了放牧,就是拔点沙葱、挖点锁阳。现在通过分红和旅游劳务,一年收入20多万元。”他美滋滋地说,牧民家家在城市有楼房,户户有高档轿车。

如今,来过腾格里沙漠的游客纷纷点赞,“沙窝窝”变身“金钵钵”,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苍天般的阿拉善”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南方人特别喜欢来,还有很多网红到这里取景,一晚3000多块的星空房一房难求,但我们特别注重品质,让游客玩好吃好是前提条件。”示范区璀璨星空沙漠营地负责人牛康说,文旅办和镇里对我们大力扶持的同时,也不断加强景区监管,让大家开心游玩、满意而归。

“以前只是在网上看到沙漠,今天来到景区,体验了各种沙漠娱乐项目,真是不虚此行。我已经将这里推荐给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希望下次能跟他们一起再来。”厦门游客许巍激动地说。

为打好“苍天般的阿拉善”这张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牌,示范区积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建成乡村旅游接待户26家、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14家,推动示范区旅游业全域全季、差异化高端化发展。

“示范区将着力构建‘一环四区’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国最具吸引力、最易到达的沙漠宿营基地和生态旅游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积极探索发展特色民宿,培育乡村旅游新玩法、新爆点、新业态,打造示范区乡村旅游新地标,吸引更多游客走进乡村参与消费,为全盟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让阿拉善故事传播得更快更远更广。”张旭信心十足地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 刘宏章 梅刚 闫晨光)

编辑:段丽萍

上一篇:港媒爆魏大勋求婚秦岚当场被拒,陷入冷战感情岌岌可危?-世界今亮点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