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线下演出的复苏,音乐节上演井喷之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已经官宣详细举办信息的音乐节超过150场,平均下来几乎每天都能轮得上一场音乐节。

音乐节数量不断攀升的背后,是五花八门的音乐节品牌的持续涌现。迷笛、草莓、摩登天空等老牌音乐节风头不减;早已不是一线城市专属的音乐节在“下沉”中迅速扎根各大中小城市,各种本地音乐节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此外,一些新消费品牌,如蜜雪冰城、元气森林等也纷纷赶潮流、办起了自己的音乐节。


(相关资料图)

数量多、名目繁,却并不意味着国内音乐节呈良性发展的态势。一派繁荣的表象下,我们很难从高度同质化的演出阵容中识别出大部分音乐节的独一无二之处。很多音乐节品牌在高调亮相一次之后就销声匿迹,声势浩大的音乐节沦为一次性买卖。尽管音乐节品牌数量不断创新高,一代代浪潮更迭后,最终还能叫得上名字、在市场上留下的实在屈指可数。

持久运营能力不足

音乐节扎堆开唱,无疑是看中了强大的文旅潜力。一场音乐节,能够吸引上万人为之奔赴,出行、餐饮、住宿、购物都是不可避免的伴随消费,相比之下,门票收入反倒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部分。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调研数据,今年“五一”假期,音乐节和演唱会项目带动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食宿等综合消费规模超12亿元。

音乐节,虽是一场持续两三天的音乐盛宴,也可能产生持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吸引力。这方面,山东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孔孟之乡,看似与摇滚二字八竿子打不着,近年来却凭借音乐节大户的新身份,大有成为摇滚界“后起之秀”的势头。自2020年起,山东举办的音乐节数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甚至首位。在山东,音乐节遍地开花,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制造一个巨大的吸引点,让很多人对山东的既有印象为之一新,“好客山东”多了一个“High-Rock山东”的解读。可见,音乐节有成为城市文化名片的潜力,在宣传上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由此也不难理解,部分品牌商为什么不再仅仅满足于冠名音乐节,而是自己做起音乐节主办方。前不久,蜜雪冰城在武汉办了一场“冰淇淋音乐节”。先是延续着自家产品的低价路线,在遍地三四百元的音乐节门票中打出了199元的低价,赢得好感。演出现场也植入了不少品牌元素,雪王人偶随处可见,洗脑的主题曲滚动播放,观众还可以在音乐节现场买到蜜雪冰城、幸运咖以及相关的品牌产品。音乐节变成了品牌营销的前沿阵地。在躁起来的音乐氛围中,观众对品牌的认同感油然而生。

据小鹿角智库数据显示,2016年举办过音乐节的品牌,仅有不足40%在2017年仍有动作。而2017年出现的音乐节品牌,在2018年的存活率不足50%。这些年,虽然一直有新的音乐节品牌入局,共同制造着音乐节的繁荣,但实际上,等待大多数音乐节的命运都是一次性限供,甫一亮相,再也寻觅不到踪影。音乐节市场,几乎每年都在上演大换血的情节,不断有人入场,也不断有人出局。其根本症结在于当前国内的多数音乐节品牌其实尚不具备持久的运营能力。

一锤子买卖

与竞争呈现白热化的音乐节市场呈现鲜明对比的、真正在观众那里收获好口碑的音乐节寥寥无几,演出阵容的同质化、高票价低体验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加剧了新生演唱会的快餐化。

疫情期间,同类竞争品演唱会的缺席导致不少音乐节门票价格一度被诟病为“演出刺客”,今年随着演唱会暌违三年的重新开唱,这一情况虽有所缓和,但并未得到本质上的改善。相形之下,烟台黄渤海迷笛音乐节三日通票399元,青岛艾可什机场音乐节299元,被消费者视为难得的“遗珠”,寄予对音乐节市场票价合理的期待。

一般来说,音乐节演出阵容是吸引观众下单的最关键因素。新生音乐节,为了站稳阵脚,往往会紧盯着演出阵容做文章。越是在音乐节经常露面的歌手,越容易成为被新生音乐节邀请的对象,就容易造成这样的局面:音乐节的大混战,某种程度上是同一批歌手在不同场地和舞台上的隔空对唱。演出阵容高度雷同,演出歌单也大差不差,难以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也无法打造自己与其他音乐节的差异性,容易在一众音乐节中湮没无闻。

最早的音乐节,是借音乐宣扬“爱与和平”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摇滚乐的氛围中传递自由精神。音乐节的面貌虽然一再变化,但分享音乐文化、传递音乐精神的初衷,并没有消退。然而,匆匆入局音乐节的主办方,往往忽视这关键的一点。拼“角儿”本身没问题,但一些主办方以为引来流量嘉宾就万事大吉。

前一阵被骂上热搜的嵩山音乐节,从宣传到开票再到售后几乎每个环节都有槽点,被指为“最拉胯的音乐节”。最初官宣演出阵容时,观众还因为主办方邀请了泰国顶流组合而感到惊喜,订空了举办地附近的酒店。然而,光是在前期宣传环节,官方微博就因文案涉嫌抄袭引来诟病。在开票环节,宣传时提及的艺人身影消失,超千位消费者以重复购买、演出艺人阵容变化、演出时间变化等原因要求退票,闹上热搜。开演前一天,还因为安全隐患问题闹出不小动静。口碑可谓全盘崩坏。

试想,即便还有下一届,又有多少人愿意继续买单?音乐节主办方是割一茬韭菜就跑,还是想把音乐节当作长期IP打造,观众不难作出自己的判断。

未来生存之道

音乐节的井喷,是消费者文化需求倒逼、音乐市场发展使然的结果,但这其中也不排除某些主办方趁着行业复苏的时机,拿捏消费者报复性消费的心理,旨在赚快钱的别有用心。不应忽视的是,一旦消费者过了最开始的新鲜劲儿,面临层出不穷的消费选择,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都会回归理性,不再盲目下单。而缺乏持久运营思维的音乐节品牌,也注定经历市场的大浪淘沙。

打造音乐节IP的长久生存之道,得有自身立得住的特色才行。放眼如今的国内音乐节品牌,似乎只有那些老牌音乐节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但并不意味着后发的音乐节就全无优势可寻。

今年五月份问世的青岛艾可什机场音乐节打造了国内首个机场音乐节,候机楼安检+停机坪观演,演出门票设计成登机牌……这些独一无二的场景和创意体验,使得机场音乐节流量暴涨,两天时间共有6万余名乐迷涌入音乐节,周边酒店、民宿“一房难求”。这种颇具特色的音乐节,在国内一时还找不到其他“代餐”,可以预见未来依然能具备不小的吸引力。有音乐节主打垂直门类,国潮音乐节、江小白YOLO音乐节等聚焦说唱音乐,在一种音乐类型里细耕深挖,吸引说唱爱好者簇拥而来。还有不少音乐节在打破阵容同质化上下功夫,挖掘尚未被音乐节市场发现的优质歌手,打造个性化审美,同样是寻求差异化的一种常见思路。

话说回来,当前音乐节名目繁多,未来音乐节市场还将不断扩大,未必每个音乐节都能找到自己的独家特色,但只要有优质的服务托底,同样也能让自身品牌立得住。一场线下演出的顺利与否,硬件设备、服务质量等基础设施方方面面都至关重要,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关乎实力更关乎诚意。那些匆匆入局的外行者,唯有真正习得音乐节的规则,掌握商业运转逻辑和内容供给规律,才能真正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有了口碑兜底,何愁不能从扎堆的音乐节中脱颖而出。

上一篇:【社会治安重点工作专项行动】黔西南州举办社区矫正业务专题培训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

更多